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研教育工作总结

来源:好走旅游网

  我校在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下,先后被评为“示范学校”、“四星级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白莲河中心小学是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好学勤奋、教研气氛浓厚的教学集体。现有教师20人,其中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15人,中师学历3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16人。拥有黄冈市骨干教师2人,多名教师获县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在近三年的教育科研工作中,我们的主要思路在于:

  1、加强学习、研究,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适应学校的整体发展和教师的个性发展。

  2、落实常规管理,走“校本兴教”之路。

  3、以科研促教研,开展课题研究,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为了该活动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近3年来,我校以“观念引领、课例反思、合作探究”为中心,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对象,立足校本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育理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全面改革。如何让我校教师提高整体素质,适应课改形势,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实际,遵循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提高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多途径、多形式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让老师们经历从“理论指导”到“示范引路”、从“课堂实践”到“反思总结”、从“研讨交流”到“总结提高”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集中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如何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研究,我校决定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在过去的三年里,主要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有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理论书籍。我们还定期举办交流研讨会,促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吸取的新理念、新观念,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自主学习

  我校教师在集体组织的多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树立了主体意识,增强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自我学习理论的习惯。为了对教师的学习有导向作用,针对新形势的要求,学校还定期把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或者能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片段、教学案例摘录下来,印发给每位教师,让教师们随时随手地阅读学习。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途径帮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提高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实验的自觉性及实效性。

  3、外出学习

  自我学习往往向纵深方向发展比较缓慢,于是我们还采用“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每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到外校听课,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学习先进的经验。对外出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学校要求他们除认真做好记录外,还要完成“三个一”,即一节学习应用模拟课,一份学习情况介绍在教研组上汇报,一篇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培训、学习、体验、反思、交流、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促进了全体教师逐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二、落实常规管理,走“校本兴教”之路。

  在这三年里,我校在落实常规管理的同时,注重开展校本研究,经过实践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做好常规工作,抓好备、教、改、辅、考、评等工作。

  (1)推门听课:就是在全校内,每位领导或老师可事先不打招呼的随时推门听课,听后相互交流意见,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资源共享:根据学校要求,我校平时都注意不断开发、整合和利用课程资源,促成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对学科的学期总结、活动记录、竞赛结果记载、有关教学教研活动的照片、录像、奖状、优秀教案、论文、个案等及时积累整理、归档。特别是在课件的收集与制作方面,一方面我们发动教师自己制作,规定每学期每个教师最少要交一份课件参家评选,另一方面我们发动教师在网上收集,每学期整理一次,形成我们的资料库。由于我们学校有配套的多媒体平台。老师们上课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资源库里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网络教学。

  (3)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提出“五个一”要求,即每个老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制作一个课件。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两个关注”(关注生活德育思想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必须”(必须是生活化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

  (4)考试评价:这是教学常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教学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每次考试过后,各教研组都认真做好考试的总结分析工作,不仅仅是分析成绩,比较学生成绩的进退,更重要的是让每位科任老师要从考试中找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分析总结时,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写出书面分析材料。这样做,不仅使教师做到自知之明,也能相互借鉴,让考试真正起到促教、促学的作用。

  2、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才不应放任自流,应该有计划有层次地按照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我校非常重视抓好新教师、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我们的做法是:

  (1)号召新教师主动向老教师学艺,多听课,多取经,多学习。

  (2)安排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帮助他们,采用师徒结对子的形式。

  (3)施加压力,学校给予机会让他们承担学校、乡、县的研讨课、接待课、比赛课等。

  (4)安排他们出外取经。有效的促使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以科研促教研,开展课题实验,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校本教研本质上是一种科研活动。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因此从20xx学年以来,我们以课题为载体,让教师带着课题研究,带着问题学习,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1、开展县级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益》,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在20xx学年至20xx学年中,我们参与县级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益》(课题负责人:卢专政)的研究。通过实践和探究,实验课题开展显示出它的优势: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多篇实验论文获奖并在教科研杂志上发表。

  四、勤耕耘、结硕果

  由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扎扎实实,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一位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了自己自觉的行为,更多地涌现出了一批思想上要求进步,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征途上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教师们参加了各项比赛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项。其中,在20xx学年至20xx学年中,获得市级和县级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等奖励的有45篇(项)。

  同时,在课改下,受益最大的是学生,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他们在各种不同项目与不同层次比赛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全国英语能力赛”的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5人次。省、市、县各种竞赛获奖达一百多人次。

  过去的三年已悄然而去,拥有的成绩也只是属于过去,放眼未来,我们认识到科研兴教之路还很长,全校教师将围绕下阶段的目标: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实力;

  2、进一步优化校本研训,推进新课程改革;

  3、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进一步加大课题的研究力度。

  做到在学习中改变,在实践中反思,在调整中提升,在提升中飞跃……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师生携手,带着饱满的热情,树立创新管理,求实进取,不断探究学习的精神,相信,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