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会倾听:老师讲课时,他在座位上走神;别人提出问题,他所答非所问;别人的话还没讲完,他迫不及待地打断,抢着和别人说;老师讲过好几遍的问题照样出错……凡此种种,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说明新课程进行了这么长时间,有些学生的倾听习惯还没养成,倾听能力还没形成。的确,在课堂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言语,才可能进行更深的思考和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设计了相关问题进行本次调查,寻找、诊断、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力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采用问卷,谈话与听课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校52名学生进行调查。进行“学生倾听习惯问卷调查”,调查表已全收回。调查后又与教师、学生和家长谈话,深入了解大家对自己和他人上课倾听状况的了解和感受。
三、调查内容
对课堂倾听的认识,包括倾听的方法,内容,活动过程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设计了13个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听课,学新知时听讲认真,教师语言生动时听讲认真,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能全神贯注听讲,尤其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不注意听讲,有的教师没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等等。主要表现在:
1、刚上课时注意听讲,课中间思想开小差。
刚上课时学生下意识注意听讲,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管不住自己,思想抛锚,做小动作,小声说话,老师讲课也不注意听了。
2、别人发言时不会倾听。
学生喜欢自己说,不太喜欢听别人说,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别人发言时你认真听吗?”选择“认真”的占23.91%,选择“有时认真”占73.91%,选“不想听”占2.18%。
3、小组合作时抢着说。
“小组合作时,你的表现”选“认真听,轮流说。”占93.55%,选“抢着说”占3.62%,选“几乎不回答 ”占2.83%。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精神。但是,合作中抢着说和不回答也占一定比例,要引起教师注意。
4、上复习课时,学生发言不多。
复习课新意不多,平时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容易走神,不注意听讲,发言自然不积极。“老师上复习课时,你的表现”选“认真听,积极回答。”占22.13%,“认真听,但不想发言”占75.36%,“没意思,不怎么爱听”占2.51%。
5、班上经常发言的就那几个人,其他人不主动发言。
性格活泼、思维活跃的学生经常发言,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听,不会去积极发言。
6、在家父母讲话时,爱插嘴,或者听一半就走开了。
“在家认真听父母讲话了吗”选“听”的占20.59%,“有时听”占76.33%,“爱唠叨,没意思”占3.08%。
通过分析,我认为造成以上的原因是:
1、学生在家养成了他说让别人听的习惯,而没养成认真听别人说的'习惯。
2、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没有长期鼓励学生发言。
3、家长、教师等平时忽视对学生倾听方法的指导。
五、思考与建议
1、纪律要求:听讲时,学生坐端正。抬头挺胸,两眼看着教师。不随便插嘴。同学回答问题时,仔细听,认真想,评价并补充。
2、老师在课堂上,努力让每个学生把话说明白,抓住时机,利用有效资源,激发学生的倾听和发言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3、对学生的倾听指令要简单,清楚。老师示范给学生认真倾听的动作,神态等。家校联系,制定倾听评价表,奖励在倾听方面有进步的学生。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妈妈的工资不是1000元,就是20xx、3000元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我发现,麻辣和烧烤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人,弄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比如说“变形金刚”、“芭比娃娃”、“战斗陀螺”、“库洛牌”……。都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欢和别人攀比,花钱去买比别人更贵、更漂亮的东西。还有些孩子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里,手拿麻辣和烧烤的学生随处可见。或许,麻辣和烧烤就是让学生乱花钱的罪魁祸首。
2、玩具是人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开销也占用了我们学生的大部分零花钱。还有大多数学生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结论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着钱去网吧,连不吃早餐也行。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
建议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园里的饮食情况,注意孩子们的健康。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