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另外,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就是说丙最高只能判无期徒刑,而不能判死刑(包括死缓)。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丙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比照成年犯),同时,丙是从犯,...
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均负刑事责任。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均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5、刑法规定的年龄是指实...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才能纳入刑法评价范畴,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刑法“管不了”。田相夏介绍,这给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带来很大挑战,引发社会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广泛讨论。郑子殷表示,我国刑法对14周岁以上犯八类严重犯罪的行为做了规定,但对14周岁以下罪错未成年人实际没有...
未成年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根据现行的减刑,每次减刑可以比成年罪犯多减1至6个月的刑期,通常以3个月作为标准。这意味着,未成年犯有机会更快地接近释放日期,这对于他们的重新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一个罪犯同时涉及成年犯罪和未成年犯罪,减刑会有所调整。针对这种情况,一般会...
根据目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未成年期间犯罪,且刑期少于5年的,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对外可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一)散布带有政治性错误的言论,撰写、编著、发表、出版带有政治性错误的文章、著作的;(二)曾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收容教育、行政拘留的;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罪,依法不予刑事处罚的,或者在18周岁前有严重违法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可见,年满16周岁,是有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刑事审判中,通常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年龄与案件处理没有多大关系,如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年龄的准确认定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对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
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应该采取教育、感化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和未成年人的年龄、身心发展状况等情况进行认定,判刑的种类和时长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未成年人偷窃6万元可能判刑3-5年左右,抢劫800元可能判刑1-3年不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