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星瓢虫外形特点介绍?了解到七星瓢虫是欧洲最普遍的瓢虫。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0-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一淡黄色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黄色;
七星瓢虫的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两侧加起来共有7个黑斑,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斑;体腹及足黑色。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
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是身体颜色鲜艳、头部小而圆、宽阔、腿长而强壮、翅膀短而宽。
1、身体颜色鲜艳
七星瓢虫的身体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橙色,通常是黑色斑点和白色条纹的组合。这种颜色非常醒目,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在自然界中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2、头部小而圆
七星瓢虫的头部相对较小,通常呈圆形。它们的嘴巴很小,只能吃一些小型昆虫。
3、宽阔
七星瓢虫的比较宽阔,这也是它们能够飞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还有一些细小的肌肉,可以帮助它们控制飞行的方向和速度。
4、腿长而强壮
七星瓢虫的前腿比后腿要长,而且非常强壮。前腿上有一些刺状的结构,可以用来抓住猎物或者攀爬树木等物体。
5、翅膀短而宽
七星瓢虫的翅膀相对较短,但很宽。这种翅膀结构可以让它们在飞行时更加稳定,同时也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地转向和躲避危险。
七星瓢虫外形特点介绍
七星瓢虫外形特点: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
成虫体长5.2-6.5毫米,宽4.0-5.6毫米;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一淡点;触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额外侧为;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
小盾片黑色;鞘翅红色或橙,两侧加起来共有7个黑斑,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斑;体腹及足黑色。
七星瓢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主要受食物和温度的影响。七星瓢虫是迁飞性昆虫,成虫和幼虫的觅食行为属于广域搜索与区域集中搜索行为的转换。
七星瓢虫生活习性
七星瓢虫的下颚须是它的主要触觉和嗅觉器官。七星瓢虫经常在蚜虫的寄主植物上爬动、搜索,当下颚须触到蚜虫时,能迅速地用上颚咬住,将蚜虫吞食。如果下颚须没有触到,即使蚜虫就在它的眼前,似乎也不能发现。七星瓢虫成虫和幼虫虽都取食蚜虫,但因虫态不同,口器结构不同,取食方法也有差别。
成虫取食时,通常将蚜虫咬住,经过口器的简单咀嚼后,将蚜虫躯体、附肢等完全吞下。大龄幼虫取食基本上和成虫一样。
但初龄幼虫因口器小,吞食力差,取食时常在蚜虫体上咬一个孔,吸食汁液,最后留下蚜体残壳。一头七星瓢虫的成虫,平均一天吃棉蚜100-120头,吃菜蚜147头,吃杏蚜59头。幼虫食蚜量则因龄期的大小而不同,龄期小吃的少,龄期大吃的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
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如下:
身体呈圆形或卵形,体长约7-10毫米,宽度约5-7毫米。
背部黑色或暗红色,上面有7个明显的白色圆点。
腹部大部分是红色或橙色,有黑色斑点或条纹。
触角有11节,黑色,末端为。
眼睛大而明显,通常为棕色或黑色。
翅膀透明,有黑色条纹,一般不能飞太远。
腿长,黑色,末端为明显的橙色斑点。
总体而言,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很容易辨认,其中7个明显的白色圆点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
七星瓢虫特点和生活特征(七星瓢虫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1、七星瓢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和外形。
2、七星瓢虫特征及生活环境。
3、七星瓢虫的特征和生活方式。
4、七星瓢虫特点和生活特征。
1.七星瓢虫的形态特征:身体卵圆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状。
2.头黑色、复眼黑色,内侧凹入处各有1淡点。
3.触角褐色。
4.口器黑色。
5.上额外侧为。
6.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个较大的近方形的淡黄地。
7.小盾片黑色。
8.鞘翅红色或橙,两侧共有7个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白地。
9.体腹及足黑色。
10.七星瓢虫的生活习性:除了冬季外,户外蚜虫堆间均有机会找到前来觅食的成虫。
11.本种分布非常普遍,但是较少成群群聚。
12.七星瓢虫有较强的自卫能力,虽然身体只有黄豆那么大,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
13.瓢虫之间还有一种奇妙的习性:益虫和害虫之间界限分明,互不干扰,互不通婚,各自保持着传统习惯,因而不论传下多少代,不会产生“混血儿”,也不会改变各自的传统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