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鳖:别名沙鳖,为龟鳖目、鳖科、中华鳖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湖南、江西、广西等省。胆子很小,刚开食的砂鳖通常非常谨慎,吃完一口立马钻进底沙,观察一会儿觉得没有危险才会出来吃第二口。
砂鳖和小鳖是我国特有的小型鳖类,爱好者普遍认为它们形态基本相似。身体带有类似河沙一样的花纹,而且斑纹非常复杂多变。很多个体腹甲带有蝴蝶状斑纹。胆小,新入手个体对噪音、震动都非常敏感。
科目分类:鳖类 ;生存环境:湿地 ;颜色分类:褐色_青色 ;居住环境:两栖 ;最大体型:12cm ;性情分类:胆小 ;寿命年限:30年 ;适宜温度:24℃±4℃ ;食物饲料:杂食
砂鳖形态特征:
背甲长12-24cm。小鳖和砂鳖的区分方法,一是通过特殊斑纹,二是通过体型的大小,小鳖比砂鳖体型更小。
砂鳖生活习性:
通常在傍晚或夜间觅食。
砂鳖饲养方法:
原生环境中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小型螺类、虾或蠕虫等容易捕食的对象。训食的过程相对漫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人工环境下用黑壳虾、蚯蚓诱食,成功机率很高,但砂鳖对活鱼和活泥鳅的摄食欲望不高,吃的话也是更偏向于吃死食,且死鱼的诱惑力大于死泥鳅。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对底沙(或者说躲避)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底沙尽量选择细沙,比如首腾的鼠鱼沙、圆粒三湖沙等等。在饲养初期要尽量少换水,更不要突然改变环境和水质。
砂鳖雌雄分辨:
雄性个体体重仅有雌性个体三分之一左右。
砂鳖繁殖方式:
没有实现规模化的人工繁育。单次交配时间达40分钟以上,母鳖会频繁换气,公鳖则始终用嘴咬住母鳖的颈部。需要注意的是交配过程中公鳖会用四肢紧紧扒住母鳖的背甲和裙边,交配过后母鳖身上会留下很多伤痕,建议养定后合缸繁殖。交配中的砂鳖总之砂鳖离开原生环境后较难存活,非常考验饲养者的技术。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