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若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生工伤事故,员工有权利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并对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次,《劳动合同法》还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致使劳动者受到伤害的,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最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向职工提供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员工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提供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伤保险或不按规定提供待遇,则员工有权利终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1.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病的,用人单位应当负责医疗救治,并根据劳动者实际情况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间,支付工资的标准不低于本单位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2.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权益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保护;(二)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严重的职业危害,拒不改正或者采取有效措施;或者(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强迫劳动的。”
3. 《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向职工提供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向职工收取工伤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