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剪烛西窗历史典故

剪烛西窗历史典故

来源:好走旅游网

剪烛西窗是一个历史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晋代诗人陶渊明。

据说,陶渊明在晚上修文的时候,常常点起蜡烛来照明。有一天晚上,他因为窗户紧闭,风吹不进来,蜡烛燃烧得非常旺盛。而正当陶渊明专注地读书写字时,突然一阵大风刮进来,他的蜡烛被吹熄了。

陶渊明很生气,觉得这个风真是讨厌,影响了他的学习。于是他决定剪掉西窗上的木条,让风能够顺利地吹进来,不再造成干扰。

陶渊明剪掉西窗的举动,被后来的人视为追求自由开放、追求真理和进步的象征。后来,"剪烛西窗"成为一个成语,形容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不拘泥于旧有的局限和束缚,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和变化。

这个典故也常用来比喻摒弃陈旧观念和传统习俗,追求新鲜、进步的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开明精神和创新意识,也蕴含着人们追求自由、拓展视野的追求。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