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口辩的解释 口辩的解释是什么

口辩的解释 口辩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口辩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口辨"。2.能言善辩之才。3.口才好;巧言善辩。4.指争辩。

口辩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口辨"。2.能言善辩之才。3.口才好;巧言善辩。4.指争辩。 结构是:口(独体结构)辩(左中右结构)。 拼音是:kǒu biàn。 注音是:ㄎㄡˇㄅ一ㄢˋ。

口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亦作“口辨”。⒉能言善辩之才。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隋书·陆爽传》:“朝廷以其博学,有口辩,陈人至境,常令迎劳。”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赞寧者,颇知书,有口辩。”《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此人甚有口辨,可以遣之。”⒊口才好;巧言善辩。引汉王充《论衡·自纪》:“口辩而不好谈对。”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流业》:“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辩。”宋司马光《苏骐骥墓碣铭》:“在洛阳者,秦、厉、代以口辩显战国世。”⒋指争辩。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倩儿》:“无耻婢尚口辩耶!”

二、国语词典

能言善辩的口才。

三、网络解释

口辩【词目】口辩【拼音】kǒubiàn【释义】能言善辩。【示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辩。”汉王充《论衡·定贤篇》:“实才不能高,口辩机利,人决能称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臧孙辰曰:‘禽有从弟名喜,虽在下僚,颇有口辩。若令喜就获之家,请其指授,必有可听。

关于口辩的成语

能言善辩  览闻辩见  口辩户说  论辩风生  辩才无碍  百喙莫辩  辩口利辞  辩口利舌  

关于口辩的词语

有口莫辩  论辩风生  众口之辩  辩才无碍  能言善辩  百喙莫辩  不屑置辩  辩口利辞  百口莫辩  有口难辩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口辩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