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头虏的基础解释是: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多有发辫,故称。
索头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索头虏详细内容】
亦作'头虏'。即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
二、引证解释
⒈见“索头”。
三、网络解释
索头虏索头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ǒtóulǔ,是指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
四、汉语大词典
见“索头”。《汉语大词典》:索头(索头) 拼音:suǒtóu亦作“头虏”。即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方民族的蔑称。《宋书·索虏传》:“索头虏,姓托跋氏……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南齐书·魏虏传》:“索头猗卢遣子曰利孙将兵救琨于太原,猗卢入居代郡,亦称鲜卑,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又,索头什翼犍疲病昏悖,虽乏贡御,无能为患。”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凡朱氏自邾娄,索头之朱自渴独浑。”参见“索虏”。
五、关于索头虏的成语
剪虏若草 守财虏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志枭逆虏 守钱虏 搴旗虏将
六、关于索头虏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