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游: 位于同安区五显镇东溪河两岸,毗邻古刹梵天寺,占地约66.7万平方米,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仿古人造景观的;介 绍: 远华影视城第一期工程占地120亩,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宫殿,于1998年落成。金碧辉煌、古意盎然、气魄恢宏是首期工程的基调。天安门比北京天安门小1/4,采用大木架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做工十分精细,古朴又辉煌。城楼屋顶上,殿脊上饰有龙、凤、狮、海马、天马、獬、吼、麒……[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介 绍: 位于同安城西新街,是一座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六层大楼。苏颂(公元1020-1101年)同安人,宋代宰相,在天文仪器、机械设计和本草医药等科技领域方面,有开拓性的成就,为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英国李约瑟博士称他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之一”。 馆内陈列了苏颂做为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的业绩。包括他首创的世界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介 绍: 五显钓鱼台座落在同安五显镇,是一个1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广阔,波水粼粼,湖边种植了许多马尾松,不仅增加湖面环境的美观,而且给垂钓者起避阳纳凉的作用。湖东还建造了20间小巧玲珑的包厢,既能抵挡夏天的烈日,又能抵挡冬天的寒风。 钓鱼台设施十分完备,有能容纳百多人的酒家及几十人的会议室,有340座钓台,还配备了钓竿、鱼铒及其他必需品。钓鱼台的大门也别具情趣,拱形的门框上雕塑着一个笑容可掬的……[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大轮山位于同安城东1公里,因山体层峦起伏,横亘数公里,从应城山奔跃而来,状如车轮滚滚,故名。大轮山风光旖旎,胜景甚多,其中最著名的有“轮山八景”:轮峰叠翠、浔海归航、绿沼荷香、东溪塔影、幽岩月色、梵寺钟声、圣迹泉浏、瞻亭石倒。此外还有依山、石、泉、林自然景观命名的十八景:如寒竹风松、曲水流觞、孩儿吸乳、弥勒敞肚、麒麟吐书、丹凤朝阳、蟾蜍吐烟、金龟拜印、云龙吐雾、天鹅孵蛋、倒插金花、五马拖车、莲花参……[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十二龙潭位于同安-北山的山岩间,一股清泉从五百米高的石崖,层层跌落而下,经过不同高度的裂隙台阶和石穴、积成了十二个-清澈见底的水潭,故称十二龙潭。北山又名北辰山,是同安区牛岭山脉的分支,横亘银城之北,一座绝好的一堵屏障。从山下的广利庙-上行300米,就到了水天洞,洞外榕荫蔽日,山梁怪石互倚,松柏苍翠,隐约可闻-飞瀑的轰鸣。十二龙潭以第五潭为最大,面径3米余,深约2米,站在第八、第九潭间仰望缺口,瀑……[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汀溪水库位于同安区的西北部,距离城区仅7公里,是一处观光游憩的风景区。1956年6月建成,大坝高37米,长245米,坝顶宽8米,库容4845万立方米。四个工程联合运行,形成了以汀溪水库为枢纽,溪东水库、西源引水渠为补充。汀溪水库被称为同安的命脉,1987年,汀溪水库开始-为同安城区供应生活用水;1996年,汀溪水库集雨区被划定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现在,同安区70%的生活用水、70%的工业用水均来自……[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小坪森林公园距同安城区25公里,位于莲花镇的东北部,为省级森林公园,面积2.5万亩,园区海拔在400米~800米之间。山峦重叠、森林茂密、自然资源丰富,依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特色,分为科技园区、观光果园区、休闲娱乐园、茶文化区、竹类观赏园、水上娱乐园等景区。公园万木参天,遮天蔽日。波浪起伏的火力楠木、整齐有序的建柏力林、婀娜多姿的毛竹林、雄伟壮观的马尾松林等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小坪森林公园内有……[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文山景区文山景区位于莲花镇的文山,原名福鹏山,又名三台山。因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于山顶石矶镌刻“文山”两字而得名。文山景区具林、石、泉、瀑之胜。景区内林木蓊郁、奇石嶙峋、泉水叮咚、飞瀑如雷,险峻的文山峡谷是景区的一大特色景观。位于文山山巅的斗拱岩寺,寺前有一片近百亩的沼泽地,长年泉水汩汩,形成了一块天然小湿地。在500多米海拔的突峰上有此湿地实属罕见。关于湿地中“田螺精”的民间传说更是引人入胜。文山景……[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同安野山谷热带雨林享有“闽南小九寨”美誉的野山谷生态乐园位于省道206线,同安往安溪方向过龙门遂道1公里处。由永成山、大安内、双溪口、采金溪和采银溪五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6227亩,是莲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分三期投资开发建设成集旅游、娱乐、探险、生态农业、科普考察、学校培训、团队拓展训练基地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旅游区。这里没有大城市的浊气风尘和喧嚣、也没有人们匆匆追赶的脚步。这里只有甘……[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洪养古厝位于马巷镇蔡浦村海尾西46号。初期建,前、后两落大厝,中有天井及两侧护厝(榉头),面宽12米,总进深18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前落大厝面阔3间,中为凹形门廊及中厅,两侧厢房,硬山顶,燕尾脊。后落大厝面阔3间12米,进深4间9米,中为厅堂,两侧厢房,穿斗式梁架,硬山顶,燕尾脊。此建筑为土木、砖石结构的闽南红砖民居,采用花岗岩墙裙、夔龙纹“柜台脚”和红砖墙堵,最精彩装饰之处在于门廊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